正體
文章
文章
在后基督教文化中传福音

在后基督教文化中传福音是什么样子的?

对许多人来说,问题不在于基督教是否真实。而在于基督教好吗?

在我读神学院的时候,人们可能会说:“基督教那套对你而言是好的,但不适合我。”

然而今天,人们不再确信基督教对社会有益处。它很可能对我们所有人都有害无益。圣经和基督教教义越来越被看作是压迫和镇压、落后和偏执、对社会有害的东西。仅仅经历了一代人,基督教从有益变成好,再变成愚昧。

但是,后基督教(post-Christian)社会与前基督教(pre-Christian)社会有本质的区别吗?

我们的处境至少在三个方面与前基督教的背景相似:

  1. 许多人不知道福音。
  2. 人们越来越怀疑基督教是否良善。
  3. 越来越多的基督徒因信仰而受诽谤。

当我们使用“后基督教”一词时,我们可能会认为人们有意识地拒绝基督的宣告。将“后”加诸于任何事物都可能意味着你已经放弃了你曾经所持守的东西。但根据我的经验,我们社会中的许多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基督教的福音和圣经的教义一无所知。

那些所谓的“前福音派”(exvangelicals)之人正在拆毁基督教,在他们的个人故事中常常透露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地理解过历史上的基督教。我们的许多邻居、同事和朋友之所以拒绝基督教,并不是因为他们考量之后发现基督教不适合他们。不,就像那些处于前基督教社会中的人一样,这些人对真正的福音一无所知。

此外,人们常常将基督教视为毫无益处,而这恰恰是今天宣教士在世界各地的前基督教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在圣经的记载和教会历史中看到早期教会也曾面临相同的处境。在最初的几个世纪里,基督教的护教家不仅仅为福音辩护,他们还为教会的良善辩护。他们积极地试图证明基督徒不是邪恶、不道德或在政治上不服从之人,而是真正为社会谋福利的好人。

尽管如此,早期基督徒还是经常面临着排斥,尤其是社会和家庭的排斥。有时,他们还会遭遇人身和政治迫害。在前基督教文化中,追随基督之人遭遇同伴的讥讽和家庭的排斥是常见之事——这是一种可怕的代价,尤其对于那些在集体主义荣辱观文化中的人来说。

然而,请再次注意,我们这些后基督教时代的美国人所遭遇的情况也是如此。我们正越来越多地经历着世界各地的弟兄姊妹们在所有历史时代中都熟悉的故事。如果我们认基督之名,我们自己就会受到嘲笑和讥讽。

尽管我们可能会发现前基督教文化和后基督教文化之间存在种种差异,但我们的经历却有着深刻的重叠。这意味着,尽管我们在这个国家所面临的情况很“新”,但在教会生活中却并不那么新。因此,我们应该从圣经和教会历史中寻求帮助。

想想《彼得前书》对我们传福音的呼召。彼得在写给被拣选之流亡者——那些在社会和文化上都受排挤之信徒——的信中,为如何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传扬福音提供了明确的指示。无论是在前基督教还是后基督教(时代背景中),这些指示都一样:作为基督的跟随者,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我们蒙召阐明、证实和装点福音。

带着信心和喜乐阐明福音

首先,我们要带着信心和喜乐阐明福音(彼前 2:9–10):

唯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做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

新教基督徒相信信徒皆祭司。注意彼得心目中祭司的主要职能是:宣讲福音。我们要告诉别人,我们如何蒙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上帝如何怜悯那些像我们一样不配得怜悯之人。

上帝拯救所有祂所拯救之人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宣扬祂,赞美祂。

我曾经对个人见证有些顾虑。它们不一定等同于传讲福音。我也听过很多做得不好的见证。但是,当我们做到以下两点时,见证就会产生难以置信的力量:1)带着信心宣告上帝恩典的福音;2)喜乐地讲述上帝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当有人告诉你他们正面临经济困境时,你能告诉他们你的天父知道你所有的需要并眷顾你吗? 当你和正在与癌症抗争之人交谈时,你能告诉他们基督如何给了你超越今生的盼望吗?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人时,你是否会让他们知道你最重要的身份——你是一名基督徒——并告诉他们为什么基督对你如此重要。

在后基督教社会里,我们不能假定我们的朋友都知道福音。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带着信心和喜乐向他们阐述福音。这种喜乐首先来自于认识到基督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这样传福音就不是一种勉强之下的责任,而是那些从死亡中得了拯救之人的赞美。

品行端正,装点福音

其次,我们蒙召用良好的品行来装饰福音。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神。(彼前 2:11-12)

彼得写信给那些生活在对他们充满敌意之世界中的人——寄居者和客旅,告诉他们要在非基督徒中保持端正的品行。“端正”(honorable)一词的意思是“良好”(good)。我们应该做好人,行善事,让别人看到我们的善行,归荣耀给我们在天上的父。

我曾听一位新约学者谈到,在第一和第二世纪,福音如何传扬到整个罗马帝国的。当世人认为基督徒是疯子、怪胎,甚至神经病的时候,他说,“当人们看到基督徒其实是好人的时候,福音就成了流传于街头巷尾的好消息。”那些认为基督徒愚蠢的人无法超越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些基督徒是最好的邻居、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员工、最好的同事、最好的公民和最好的配偶。

关于我们是否应该在见证中寻求“能吸引人”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论。但是,如果“能吸引人”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大胆宣扬和赞美上帝的祭司责任,那么不,能吸引人是不好的。这是屈服,而不是勇敢。但是,如果这意味着向我们的对手致敬、为我们的敌人祝福、用恩典调和我们的言辞、用温柔和尊重来装饰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对话,包括我们所有在网络上的互动,那么我们就绝对应该“能吸引人”。

保罗劝诫提摩太,“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地待众人......用温柔劝诫那抵挡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提后 2:24-25)。基督用什么来赢得我们的对手并引导他们悔改呢?不仅用我们说出真理的勇气。还有我们面对错误时的恩慈。

朋友们,这并不容易。随着我们所处的文化越来越反对福音、越来越敌视基督教,遵守这些命令只会越来越困难。现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我们努力表现出对人的敬重,顺服权威,言语温和并尊重他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想成为基督呼召我们成为的光和盐。我们希望别人看到我们的善行,就归荣耀给我们的天父。正如《提多书》2:10 所说,我们要以凡事尊荣我们救主神的道。我们希望别人因为在我们身上看到了与众不同的东西就被基督所吸引。

带着盼望受苦,证明福音的真实

最后,我们蒙召通过满怀盼望地受苦来证明福音的真实性。

你们若是热心行善,有谁害你们呢?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做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彼前 3:13–17)

当我们作为寄居者在一个敌视基督教的世界中受苦时,我们在苦难中的盼望成了福音的真实写照。《彼得前书》 3:15 在关于传福音和护教的讨论中经常出现。但你考虑过它的上下文吗?彼得的这封信是写给那些认为别人可能会伤害他们的基督徒的。彼得怎么说呢?“好吧,如果你致力于行善,我不认为别人真的会伤害你。但即使他们伤害了你,你也不必害怕。相反,当有人问起你的盼望时,你要做好护教的准备。”

我们读第 15 节的经文时经常好像是彼得在设想人们会被我们的盼望而吸引前来找我们。好像我们的朋友和家人看到我们对基督的信心,他们也会想要。这可能会发生,也确实发生过。但我认为,彼得假设的情况是人们以一种敌对的方式询问我们的盼望(“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彼前 3:16)。他们不是在说:“你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盼望呢?”相反,这个问题更像是在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基督教这些东西上?”“你为什么要把周末都浪费在教会里?”“你为什么就不能找点乐子?”“为什么你们这些基督徒会如此好论断——充满了仇恨?”

当你的邻居、同事和朋友用挑衅的问题或严厉的批评抨击你时,正是你为基督作见证的最佳时机。彼得说,你需要为那一刻做好准备。

我们的非基督徒邻居和朋友知道我们有超越今生的盼望吗?这盼望能超越下个月的薪水?超越周末?超越超级碗?超越我们的暑假?超越下一次选举?朋友们,我们通过拥抱一个不可动摇、无法解释的盼望来证明福音的真实——这个盼望即使在火炼的试炼中也能存留。

早期教会在宣讲福音时,热衷于展现超越的盼望和美善。举个例子,请看公元二世纪的著作《丢格那妥书》(The Epistle to Diognetus)中的一段话。

基督徒与世人迥异既不因国籍、语言,也不因他们所遵守的习俗。因他们既不居住在属于自己的城市,也不使用特殊的语言……他们按照自己的出身,居住在希腊和蛮族之城,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遵循当地人的习俗,然而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奇妙的、公认引人注目的生活方式。他们居住在自己的国家,但只是作为客旅。作为国民,他们与他人分享一切,却又像异乡人一样忍受一切。对他们来说,每一个异国之地都是他们的故乡,每一个故国又都是他们的异乡之地。他们像其他人一样结婚,生儿育女,但他们不会摧毁自己的后代。他们共享餐桌,而不是婚床。他们活在血气之中,却不随血气而活。他们在地上度日,却是天上的国民。他们遵守律法,同时他们的生活又超越律法。他们爱众人,也受众人的迫害。他们不为人知,却受责罚;他们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他们贫穷,却使多人富足;他们处在缺乏中,却凡事富足;他们受辱,却在受辱中得荣耀。他们被人毁谤,却能称义;他们遭受辱骂,却能给出祝福;他们受尽侮辱,却以德报怨;他们行善,却像作恶者一样受到责罚。当他们受到责罚时,他们却欢喜快乐仿佛得了新生命;犹太人斥他们为外邦人,希腊人迫害他们;然而那些恨他们的人却说不出恨他们的理由。

结论

朋友们,你我都需要学习如何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即每个举止以及每次与人的互动都是宣讲福音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周围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基督的好消息。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把每一个处境和场合都当作展示福音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不确定基督教是好的。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端正的态度、端正的言语和端正的行为向他们展示上帝的荣耀。即使有一天我们必须为基督的名受苦,我们也要怀着盼望去承受——一种无法解释却又渴求答案的盼望。


译:DeepL;校:Jenny。原文刊载于九标志英文网站:Evangelism in a Post-Christian Culture.

作者: Elliot Clark
2024-04-19
传福音
文化
逼迫
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