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栏目
我今年35岁。我家的无线网络最多时连接着四台笔记本电脑,我随身携带智能手机,平时使用推特(Twitter), 脸书(Facebook),谷歌邮件(Gmail),自己拍摄高清家庭电影,我在X-Box Halo的游戏等级是31级,且我是最早拥有Wii的买家,我还拥有Second Life帐号,阐述上述种种是为了表明我是一个可以多方面控制协调的技术好手,所以我对多堂点教会运动的恐惧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原则性的。
我并不想怀疑他人的动机。我由衷地相信多堂点教会运动的初衷是想让更多人接触到福音。这个初衷是好的,但方法可能并不奏效。我们知道讲台上带有操纵性的呼召与情绪性的决定很少产生成熟的基督徒,而且我担心多堂点中的广大人群无法组成健康的聚会。
请允许我为你介绍一些关于多堂点教会运动的隐患。隐患之一就是放弃教会全体会众作为一个整体聚集崇拜。希腊单词ecclesia通常被译为“教会”,即“聚集”。“一个教会多个堂点”这是我们常听到的一种教会模式,但这种观念会使人落入自相矛盾的陷阱。一个都不能聚集在一起的“教会”,弟兄姐妹是无法彼此认识、彼此相爱、彼此负担对方的重担,但这些对于单个聚集的教会就不是问题。
多堂点的教会模式也会形成小范围的教区,主任牧师就好比一位“虚拟”的主教,最初建立教会的堂点就作为总部,其他堂点就作为附属机构。这种多堂点教会治理的模式会对单堂点教会在自治自理方面带来破坏性影响,涉及音乐敬拜的方式、敬拜的环境氛围,甚至包括讲道讲章。
这种多堂点治理的方法同样也否定了基于圣经的会众制教会治理模式,因为全部都由总部设立预算,雇佣同工,并且界定教会成员。
从不同程度的对罪的定义来看,多堂点聚会的教会模式其实是在鼓励消费主义的兴起。设想最好的状况,屏幕上播放的是一位极具恩赐演讲者的讲道。大部分的堂点拥有自己的牧师,且这些牧师们都具备神学素养,不然他们不会被聘请为堂点牧师,他们必须有教导的恩赐,不然他们就不符合提摩太前书3:2中所述的基于圣经的监督资格,然而,他们的交流沟通也许并不十分有效,或者不如视频中的演讲者般吸引人。当极具感染力的演讲者道出重点时,那些有洞察力的听众还是会从中得到有益的信息。
最糟糕的状况,北岸教会提供多堂点模式并且是以相同的讲章在相同的场所。给予的选项包括“北岸现场”的真人演讲,提供星巴克咖啡和西点的“视频咖啡馆”,重低音炮的“前卫”,以兰草音乐敬拜的“乡村福音”,以原声乐器敬拜,结合军事焦点的“前线”,以及混合着传统圣诗及老歌的“传统”。一个家庭可能开着一辆车来,却在聚会时彼此打不上照面,直到他们乘同一辆车回家。
我担心对敬拜的风格及聚会氛围的偏好与迎合会创造出宗教产品承包商一类的教会,从而为那些属灵消费者服务,而不是产生真正生命的改变。这会导致像生命教会电视台这样的网络教会,他们在SecondLife.com创立了虚拟的聚会。所谓的会众从不离开自己的家。他们仅仅打开电脑,就可以观看不同的讲道,透过讨论版块经历不同的虚拟社区体验,透过支付宝奉献,吃着苏打饼干,喝着苏打水领圣餐。
我所了解的这个关于属灵殖民化最糟糕的例子发生在一个很大的负债的多堂点教会身上,他们鼓励一个拥有不菲资产的小教会与他们配搭。在这样的“配搭”关系中,那个更大的教会替换了了解那个小教会DNA的牧师,并最终关闭了那个教会,变卖了资产,并鼓励那个小教会的成员参加另一个更便捷的聚会点。这种蚕食基督身体的行径没有一点表达出真信徒之间的相爱。
希伯来书13:17说,领袖们将来要为自己的行为及牧养的羊群交账。我好奇那些电视传道人是否能够为那些多堂点教会的成员交账——那些羊从来都没有和他们的牧师一起祷告过,也从来没有机会与他握手寒暄,甚至都从没有见过其本人。
一个额外的陷阱是,多堂点教会损害植堂事工及对未来讲道人的训练。使用视频会降低那些最好的牧者培育接班人的紧迫性。当前的需要盖过真正重要的事,而寻找未来的讲道人就成为下一代的问题。我好奇这样的事工是否可以因为牧者的个人魅力持续更久,亦或是半途夭折。当教会将钱分散到不同的聚会点,而不是差派一群新的会众帮助复兴那些快要消亡的教会,教会的植堂事工也会因此受损。每一个有志于植堂策略的多堂点教会都必须认识到他们的资源太过分散。
我发现可能最重要的问题是,没有任何圣经根据来支持这样的治理模式。我曾经听过这样的论点,说在五旬节得救的三千人不可能聚在一起,但是使徒行传2:44-46告诉我们他们确实聚在一处。而接着在使徒行传4:4教会增长之后,就是5:12节:“都同心合意的在所罗门廊下。”所罗门廊超过1500尺,相当于5个足球场那么长,可以容纳许多人,而我们也得知在五旬节得救的那群人一起听了彼得的讲道。
还有人声称保罗给不同的教会写信,如果他拥有今天的科技的话,那他一定会用视频传递他的信息。也许吧,但是一个视频讲道与一个电视传道人天差地别,况且在保罗的书信里他清楚支持全会众拥有权柄。在林前5:4及5:13,保罗诉诸全会众的行动与治理,而我在多堂点教会中没有看到这一点。
ecclesia的意思,彼此承担的命令,以及会众制的治理模式远比所谓对教会规模大小的默证或关于保罗与现代科技之类时空错乱的论点分量重得多。因此,圣经并没有为多堂点教会的模式提供任何强有力的支持。
对于多堂点教会的模式,依然疑云笼罩。如果这一代有恩赐的演讲者离开了怎么办?如果他们退休了或被接回天家,这些今天还是正统的教会到了明天是否仍然持守纯正?是否那些聚会点空荡的长椅只是象征着一个失败的宗教实验?如果某个聚会点想聘任他们自己的传道人,怎么办?那些创立堂会的弟兄姐妹是否拥有教产,或被允许做决策?是否那些偏远的聚会点可以选择另一个新兴传道人,而与现在的教会分离?
这些只是对多堂点教会模式众多疑云中的一些而已。可能最佳的问题是:为什么不植堂呢?
我不怀疑在多堂点教会可能有真正的属灵成长。然而,我们必须继续提醒自己,没有真正生命转变的快速增长不等于成功。我们宁可看到有1000个像基督的健康教会,而不是10000个自我娱乐的群体。我相信一个健康的、与世界分别的教会远比那些虽然有很多人数,却单薄不已,从不聚集,没有教会惩戒,没有彼此委身的教会更荣耀神。我之所以不喜欢多堂点教会,因为我担心实用主义的问题“这管用吗?”比神学意义上的问题“这群信徒荣耀神吗?”更吸引人。
译:叶珊珊。原文刊载于九标志英文网站:Nine Reasons I Don't Like Multi-site Chur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