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栏目
我所牧养的顶峰教会(Summit Church)建立于 1962 年。然而在 2001 年,顶峰教会(当时叫“家园高地浸信会”Homestead Heights Baptist Church)却成为了一间停滞不前、日渐衰落的浸信会。当时的牧师因不道德行为败漏而引咎辞职。在他之前的牧师曾试图复制柳溪模式(Willow Creek model)但没有成功,再之前的牧师属于神学上的中间派。我就任的那一年是教会聚会人数和奉献连续下降的第四年,当时教会前景黯淡。
只有上帝能起死复生。但以下是我学到的五条经验,我相信它们在我们教会的复兴中做出了贡献。
第一,内在转变推动外在变化。
正如外在道德行为的变化无法改变人的内心一样,外在的教会项目或结构变化也无法振兴教会。如果你不先加热一根金属棒就尝试弯曲它,要么它会完全抗拒改变,要么它会断成两截。
只有通过传讲福音,基督徒才会发生内在的改变。当人们更多地了解神和祂所做的事时,他们就会愿意扩张自己去影响他人。
有推动改变的时候,也有只传讲耶稣的时候。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需要智慧。一间教会如果有了“起初的爱心”(启 2:1-10),就很可能会为了完成使命,去经历哪怕最令人不舒服的改变。
随着顶峰教会生发出对失丧之人的爱,改变我们的结构以接触更多的人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第二,不要低估“势”(momentum)的力量。
改变正在成长的教会比较容易,就像踏正在行驶的自行车比较容易一样。在任何组织中——包括教会,“势”都可以为你提供变革所需的资本。《孙子兵法》是一部有 2500 年历史的军事经典著作,它的作者孙子说过,“势”是将军最宝贵的盟友。如果知道如何造势,小军队也能赢得大胜利。
你可以考虑首先集中精力改变那些阻碍教会成长的事情。一旦教会开始成长了,你就会发现改变其他事情变得更容易了。当人们体验到新基督徒在他们中间诞生的喜乐时,他们就会更愿意放弃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事情,转而去做那些能够有效地向他人传福音的事情。
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我鼓励你花更多的时间来培养那些支持你的会众,而不是与反对你的会众接触。“势”和激情往往能让反对者保持沉默。因此,与其花大量时间救火,不如自己去造势。
当我第一次参加顶峰教会时,我们选择忽略一些问题,至少是暂时忽略。这些问题包括着装、音乐风格、聚会时间长短,以及效率低下(在某些方面不符合圣经)的章程。我们做出了一些关键的改变,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标志着教会的新一天到来了,我们还为即将开展的一些外展活动设定了几个大目标。当我们达到这些目标时,我们为神在其中的信实大大欢庆了一番。在其中一次外展活动之后,我们为第一位非裔美国基督徒施洗。一位后来成为我们长老会主席的老先生走到我面前,眼含热泪地对我说:“孩子,我对你正在做的很多改变并不感冒。但如果这样的体验是对我们未来的预尝,那算我一个。”
在第一年里,我为一位来自其他国家的交换生施洗。我碰巧会说她的母语(我曾在她的国家生活过几年),所以我用她的母语为她主持了洗礼。从那以后,大家基本上可以接受我所给出的任何建议了。两年内,我们改变了着装要求、卖掉了房产、重写了章程,所有这些改变都没有收到反对票。如果我在第一年提出这些建议,肯定会闹得满城风雨。但是当我们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之后,这些事情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
打赢几场传福音的“战役”,然后庆祝它们。我们看到《诗篇》的作者不就是这样做的吗,既是为了坚固自己的灵魂,也是为了激发对未来的憧憬。在《诗篇》第 48 篇中,可拉之子告诉以色列人:“你们当周游锡安,四围旋绕,数点城楼,细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宫殿,为要传说到后代。因为这神永永远远为我们的神。”
第三,谨防没有用处的战斗。
第三个教训与第二个教训息息相关。要谨防没有用处的战斗,无论打得多么值,都不会给你带来多少战略益处。
有些战斗(往往是值得打的战斗!)在振兴教会这场更大的“战争”中对你毫无帮助。通常如果你推迟这些战斗,那么日后就能轻松赢得胜利,而不会让任何一方流一滴血。知道什么时候该打哪些仗。
我注意到完美主义的领导者往往很难接受这一原则,因为他们无法区分“正确的事”和“权宜之计”。我们有时会忘记,复兴教会与赢得战斗无关,而是关于带领会众。
使徒保罗似乎明白这一点。有时,他允许人们诋毁他;有时,他捍卫自己的使徒身份。有时,他自己遵守律法;有时,他公开斥责那些拒绝拥抱自由的人。他总是选择对宣教有战略意义的方式参与其中。(林前 9:19-27;加 2:11-15)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容忍教会中公开的罪或严重的教义错谬。这只是意味着我们要在正确的时间打正确的仗。
第四,创建差派文化。
在我看来,创建差派文化对于振兴教会至关重要。得到复兴的教会认为自己是与神一起完成使命的群体,而不是基督徒乡村俱乐部。
为了鼓励这种心态,你可以做的一件非常实际的事情就是差派尽可能多的人去参加短宣旅行。与海外宣教士在一起,比别的方式能让我们对宣教生活有更多认识。这种心态越多融入教会血液,教会成员就越愿意在自己的环境中应用宣教原则。
在头两年,我们向海外差派了很多人手和领袖。这花费了很多钱,占用了宝贵的时间,却做成了两件事。首先,它鼓励了我们教会的慷慨。在看到实际的需求之后人们就开始纷纷慷慨解囊。这些短宣可能花了我们很多钱,但它们的回报却数倍于我们的花费。其次,它让我们的会众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像海外宣教士一样,在努力地向我们的城市传福音。
当你在教会中创建差派文化时,一些最好的成员可能去植堂建立教会或去宣教了,这对你来说可能是损失。但不要害怕,差派文化会塑造更多的领袖来替代他们。这对我们来说就像五饼二鱼一样:我们送出去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多。
第五,引导你会众的渴望。
法国神秘主义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曾经说过:“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催促人们去捡木头、分工和发号施令。相反,要教他们学会向往广阔无垠的大海。”当会众渴望救赎世界时,他们不仅会忍受你所提出的改变,还可能会自发提出一些变革。这才是教会真正焕发活力的时候。
同样,正是传讲福音产生出这种渴望。福音让我们敬畏耶稣,祂本富足,却为我们而变为贫穷。它感动我们为他人倒空自己,就像祂为我们倒空自己一样。福音将人们从中产阶级的沉睡中唤醒,跟随耶稣寻找和拯救失丧之人。它激励人们去爱穷人、陌生人和遭遗弃者。
上帝在十字架上显明自己,通过复活启示自己,福音教导我们透过上帝的怜悯来看待这个世界。福音使我们充满勇敢的信心,让我们用威廉·凯瑞(William Carey)的话说:“期待上帝的伟大之事,然后谋求为上帝成就大事。”
福音让我们渴望看到上帝的荣耀充满地面,就像水充满海洋一样。它让我们对神国度的热情胜过追求现状安逸。随着福音越来越成为我们教会的中心,我看到会众做出了最令人惊叹的事情——有的从较富裕的社区搬到较贫穷的社区,有的收养不受欢迎的孩子,有的关爱难民,有的与邻居分享基督。
因此,你自己要沉浸在福音中。默想它,直到它在你胸中燃烧,让你无法抑制。然后传讲它,让它做复兴的工作。
译:DeepL;校:Jenny。原文刊载于九标志英文网站:Five Factors that Brought Life to a Dying Church.